说说浏览100个,深度体验与精选推荐
最近刷手机的时候,突然意识到一个问题:我每天到底看了多少东西?随便翻翻朋友圈、微博、短视频,再逛逛购物软件、新闻APP,不知不觉就划拉了几十条甚至上百条内容,有时候停下来一想,好像看了很多,但又什么都没记住。
我决定做个实验——记录一天内真正“浏览”了多少条信息,这里的“浏览”不是指认真读完,而是手指滑过屏幕时,眼睛扫过的内容,结果有点意外,不到半天就轻松破百。

早上起床,先看微信消息,群里有人发链接,顺手点开;朋友圈刷几下,点赞几条;微博热搜扫一眼,点进两三条感兴趣的;吃早饭时打开短视频,连着看了十几个,这还没算上通勤路上随手翻的新闻和购物软件的推送。
中午休息,又习惯性拿起手机,小红书推荐了一堆穿搭和美食,手指不停上划;知乎推送了几个问题,点进去看了几个回答;抖音的算法太懂我,一个接一个的视频根本停不下来,等到下午工作前,粗略一算,已经看了快80条内容。
晚上更夸张,吃完饭瘫在沙发上,一边追剧一边刷手机,剧是背景音,手机才是主角,淘宝推荐了一堆“猜你喜欢”,小红书又更新了“可能感兴趣”,B站关注的UP主发了新视频……不知不觉,浏览记录轻松突破100。
这么一算,一天下来,真正“看”进去的内容可能不到10条,剩下的全是“滑过去”的,信息像流水一样从眼前经过,但能留下印象的少之又少,有时候甚至不记得自己看过什么,只是机械地滑动、点击、再滑动。
这种状态挺可怕的,我们以为自己是在“获取信息”,但实际上大部分时间只是在“消耗注意力”,刷得越多,越容易疲劳,越难集中精力去深入思考,后来我试着调整,比如关掉非必要的推送,固定时间集中看某几个APP,或者干脆把手机放远点,效果还不错,至少不会一整天都被碎片信息填满。
现在想想,“浏览100个”不是什么值得骄傲的事,反而该警惕,信息爆炸的时代,学会筛选和专注,可能比一味地“看更多”更重要。
相关文章
最新留言