首页 快速起号文章正文

新闻里的烟火气,平凡故事中的生活温度

快速起号 2025年06月02日 18:37 11 雪后初暖阳

最近发现一个挺有意思的事儿,身边的朋友对新闻的态度两极分化,有人每天抱着手机刷热搜,生怕错过什么大事;也有人一听到“新闻”俩字就皱眉,觉得和自己没啥关系,其实吧,新闻这东西,说远也远,说近也近,关键看你怎么用它。

新闻不全是“大事”
以前总觉得新闻离生活特别远,不是国际局势就是经济数据,普通人看了也白看,后来发现,是自己把新闻想窄了,小区门口新开了家早餐店,菜市场菜价涨了,本地公交线路调整——这些小事儿也经常出现在地方新闻里,上个月,我就是看了社区公众号推送,才知道家附近的公园要修一条新步道,周末特意去踩了点,果然人少景美。

新闻里的烟火气
(图片来源网络,侵删)

有人说,这种鸡毛蒜皮也算新闻?可过日子不就是由这些碎片拼起来的吗?天气预报提醒明天降温,比领导人出访的新闻对我更有用。

别被热搜带着跑
现在刷新闻挺容易焦虑的,打开社交平台,满屏都是“爆!”“惊!”,点进去发现要么是标题党,要么是陈年旧闻翻新,上周有个热搜说某明星离婚,评论区吵翻天,结果第二天当事人出来澄清是假消息。

后来学乖了,看到劲爆标题先缓三秒:这事儿和我有关吗?没有?那划走,时间省下来干点实在的,比如研究周末去哪露营,或者学两道新菜,不是说大事不重要,而是精力有限,得花在刀刃上。

新闻也能当生活指南
我同事老张特别会“用”新闻,他常看财经频道,不是为炒股,而是留意行业动态,去年看到新能源车补贴政策,算了笔账,果断把油车换了,现在每月省下小一千油钱,还有个朋友爱看民生新闻,哪家超市打折、哪个医院开通夜间门诊,她门儿清,活得像本生活百科全书。

最近我在本地新闻里发现个冷门活动——图书馆的旧书换绿植,抱着一摞闲置书去,换回两盆多肉,顺便认识了几个书友,这种小惊喜,比刷一天短视频充实多了。

警惕“信息过饱”
有个词叫“新闻疲劳”,说的是一直看负面消息,人会变得麻木,俄乌冲突、气候灾害、食品安全问题……每天弹窗十几条,看多了确实压抑,后来我给自己定了规矩:早晚各看一次权威媒体简报,其他时间除非必要,不主动点开推送。

心理医生朋友说过,普通人关心世界的前提,是照顾好自己,如果看新闻让你心烦,关掉手机去楼下晒晒太阳,一点儿不丢人。

普通人怎么参与新闻?
以前觉得新闻是记者的事,直到有次路遇交通事故,随手拍下现场发给交警微博,居然帮助厘清了责任,后来还参加过媒体发起的“城市随手拍”活动,反映路边井盖破损的问题,两天后就修好了。

现在很多APP开通了爆料通道,路灯不亮、噪音扰民,拍个照上传,真有人管,这种参与感挺奇妙的——原来我们不只是看新闻的人,也能成为新闻里的一部分。


说到底,新闻不该是高高在上的“教科书”,而是生活里的工具、谈资,甚至小确幸,下次再看到新闻推送,不妨想想:它能帮我解决什么问题?或者,它能让我和邻居聊天时多个话题?

(完)

标签: 烟火气 生活温度

云鼎资讯Copyright Your WebSite.Some Rights Reserved|云鼎网络

网站地图 云鼎业务网 翠翠人生 高人家居