最近发现一个挺有意思的事,刷作品赞”这事儿,不是那种机械式地点赞,而是真的花时间去翻别人的作品,认真看,再决定要不要点赞,一开始觉得挺无聊的,后来发现...
一条QQ说说只有50浏览量的日子,无人问津的孤独与坚持
早上起床,习惯性摸手机,点开QQ空间,发现昨天半夜发的一条说说,到现在只有50浏览量,说实话,有点失落,倒不是非要多少人看,就是觉得,明明朋友圈随便发张吃的都能破百,QQ这边怎么就冷清成这样了?
仔细想想,QQ空间早就不像以前那么热闹了,初中那会儿,发条说说,底下能刷出两三页评论,现在连点赞的都凑不齐一双手,好友列表里躺着几百号人,但真正还在用QQ的,可能两只手就数得过来。

其实我也知道原因,大家都跑去微信了,QQ成了“工作专用”或者“存文件工具”,偶尔有人发动态,不是公司通知,就是代购广告,能坚持在QQ发日常的,要么是怀旧党,要么就是我这种懒得切换账号的懒人。
不过话说回来,50浏览量也不全是坏事,至少说明还有50个人点开了我的空间,哪怕只是手滑,里头说不定有几个老朋友,默默看了但没点赞,就像现实中碰见了点点头,但不会特意寒暄,这种“无声的互动”,反而有点微妙的安全感——你知道有人还在,只是不常说话。
翻了下最近发的几条,内容确实挺无聊的,要么是转发段子,要么是吐槽天气,连张自拍都没有,换我是路人,估计也懒得点开,想起以前写空间日志,恨不得每篇都配图加音乐,现在连打字的耐心都没了。
中午吃饭时,顺手拍了张食堂的饭菜,犹豫半天,最后还是发在了微信朋友圈,果然,十分钟后点赞就比QQ一整天的量还多,心里有点愧疚,像背叛了老朋友似的,但转念一想,QQ大概也不在乎我这个“日活用户”吧。
下午闲着,翻了翻以前的说说,2016年那条“月考砸了,求安慰”底下,还有二十多条评论,现在最新的一条下面只有系统自动送的“生日快乐”,时间这东西,真是把杀猪刀,连社交平台都能砍得面目全非。
晚上洗澡的时候突然悟了:浏览量少,反而更自由,不用纠结文案够不够幽默,照片P没P到位,反正看到的人不多,就当是个电子日记本,爱写啥写啥,这么一想,50也挺好,至少比“仅自己可见”强点。
临睡前又发了条:“今天发现冰箱里过期半年的酸奶,像极了我的青春。” 这次连图都没配,刷新几下,浏览量停在12,关灯睡觉,心想:明天要是能涨到51,就算胜利。
(完)
相关文章
最新留言