最近发现很多朋友都在琢磨怎么让自己的空间说说获得更多点赞,毕竟,谁不想看到自己发的动态被一堆小红心包围呢?尤其是那些精心编辑的照片、深夜emo的文案,...
刷QQ空间说说的那些事儿
最近闲着没事,我又开始刷QQ空间了,这玩意儿现在虽然不如以前热闹,但偶尔翻翻,还是能挖出点有意思的东西。
说说里的“人间真实”
QQ空间的说说,就像一个小型朋友圈,但比朋友圈更随意,朋友圈还得考虑人设,发条状态得琢磨半天配图文案,但说说不一样,很多人随手一写,反而更真实,比如我高中同学,前几天发了一条:“半夜饿醒,翻冰箱只有半根黄瓜,人生艰难。”配图是一张黑漆漆的厨房,看得我笑出声,这种毫无修饰的生活碎片,反而让人觉得亲切。

还有那种突然感慨人生的,“二十多岁,钱没赚到,头发先没了。”下面一堆人评论“真实”“扎心了”,这种共鸣感,是别的平台很难有的。
浏览平台的习惯差异
现在社交平台太多了,微博、小红书、抖音,每个地方氛围都不一样,微博热闹,但信息太杂;小红书精致,但看多了容易焦虑;抖音刷着爽,但停下来总觉得空虚,QQ空间反而有种“老地方”的感觉,没那么卷,也没那么多套路。
我有个朋友,几乎不在别的平台发动态,但QQ空间更新得很勤,问他为啥,他说:“这儿都是熟人,发啥都自在。”确实,空间里的互动更简单,点赞评论没那么多压力,熟人之间还能互相调侃几句。
那些年我们追过的“神回复”
刷说说最有趣的,其实是看评论区,有些回复真的能笑死人,比如有人发:“今天相亲,对方问我喜欢什么类型的,我说‘活的就行’。”下面有人回:“你这要求是不是太高了?”还有那种自嘲的,“减肥第一天,吃了两碗饭。”评论清一色的“明天继续”“吃饱才有力气减”。
这种无厘头的互动,别的地方真少见,微博评论区容易吵起来,抖音热评基本都是段子手,但QQ空间的评论更接地气,像是朋友之间瞎聊。
说说里的“时代眼泪”
翻翻以前的说说,还能看到不少“黑历史”,比如非主流时期的“45度仰望天空”,或者中二病发作写的“青春疼痛文学”,现在看简直尴尬到脚趾抠地,但也能想起那时候的自己有多傻。
有次我翻到一条2012年的说说:“今天数学考了59分,世界末日果然要来了。”下面还有同学回复:“别慌,末日来了就不用补考了。”现在看,既好笑又有点怀念,那时候的烦恼,现在想想都不是事儿,但当时可是天大的问题。
为什么我们还在刷空间?
可能因为念旧吧,QQ空间承载了太多学生时代的记忆,虽然现在用的人少了,但偶尔回去看看,就像翻旧相册一样,它没那么功利,不用想着涨粉、变现,纯粹就是记录生活。
有时候工作累了,刷几条说说,看看老朋友最近在干嘛,反而有种放松的感觉,虽然大家都在用微信,但QQ空间那种随意、自在的氛围,还是很难被替代。
最后一点小建议
如果你很久没刷空间了,不妨回去看看,说不定能挖出点有趣的回忆,或者发现老同学的新动态,也可能看到自己当年的“黑历史”,尴尬归尴尬,但也是青春的一部分嘛。
反正,我是会继续刷的,毕竟,这么接地气的地方,现在可不多了。
相关文章
最新留言