记得以前刷QQ空间的时候,总能看到好友的说说底下满满当当的点赞,甚至还有一堆人排队评论“踩踩”“互赞”,但现在再翻翻以前的说说,发现好多动态的点赞数少...
为什么那些天天给你点赞的人,突然消失了?
最近刷朋友圈的时候,突然发现一个挺有意思的现象:以前每条动态都准时给我点赞的那几个人,最近好像“失踪”了,一开始以为是大家太忙,没空刷手机,但仔细一想,好像又不是那么回事,他们的动态照发,别人的朋友圈照常互动,唯独对我的内容“视而不见”。
这事儿让我琢磨了好几天,后来和几个朋友聊了聊,发现不少人都有类似的经历,我试着总结了一下,那些曾经热衷点赞的人,为什么突然“收手”了。

,他们真的看腻了
朋友圈就像一个小剧场,每个人都在上演自己的“连续剧”,刚开始的时候,大家对你的生活还挺好奇——今天吃了啥、去了哪儿、见了谁,都觉得新鲜,但时间一长,如果剧情总是重复,观众自然会审美疲劳。
有人每天雷打不动地发早餐照,一开始大家会觉得“哇,好精致”,但连续一个月后,可能连点开的欲望都没了,不是你的早餐不好看,而是人的注意力天然会被新鲜事物吸引。
点赞成了“社交负担”
点赞原本是随手的事儿,但有时候,它会被赋予太多意义,A给你点了赞,B没点,你可能就会想:“B是不是对我有意见?”反过来,别人也可能这么想。
我有个朋友就说,她之前给一个同事的每条朋友圈都点赞,后来有一次忘了,对方居然私聊问她:“最近是不是对我有意见?”吓得她再也不敢随便点赞了,怕被过度解读。
算法让朋友圈越来越“陌生”
不知道你有没有发现,现在刷朋友圈,看到的动态越来越不按时间排序了,平台算法会根据“互动频率”决定谁的内容优先展示,如果你和某个朋友很久没互相点赞、评论,他的动态可能慢慢就从你的首页消失了。
这样一来,即使对方想给你点赞,也可能根本看不到你的动态,不是不想点,是根本没刷到。
大家的心态变了
几年前,朋友圈还是个热闹的“熟人社交场”,大家乐意分享生活琐碎,也愿意给别人的日常捧场,但现在,越来越多的人把朋友圈当成了“工作展示区”或者“沉默围观区”。
有人是为了维护形象,只发精心修饰的内容;有人是懒得互动,干脆潜水;还有人直接关了朋友圈入口,彻底“退圈”,当整体氛围变得冷淡时,点赞自然就少了。
你可能被“分组”了
这个理由有点扎心,但确实存在,有些人会习惯性地给好友分组,同事”“家人”“密友”,然后根据分组决定发什么内容、给谁点赞。
如果你发现某个以前常互动的人突然不点赞了,有可能不是他对你有意见,只是你被分到了“低频互动组”,这种分组未必是恶意的,可能只是对方想管理自己的社交精力。
点赞的“性价比”降低了
早些年,点赞是朋友圈的唯一互动方式,大家靠它表达“已阅”“支持”或者“我在关注你”,但现在,表情包、评论区、私聊都能替代点赞的功能。
有人觉得光点赞不够真诚,干脆留个表情包;或者直接私聊说“你这顿饭看起来太香了”,当互动方式变多时,单纯的点赞反而显得没那么重要了。
别太在意
想了这么多,其实最想说的是:点赞少了,真没必要太纠结,社交平台的玩法一直在变,人的注意力也有限,没人能永远做朋友圈的“顶流”。
与其纠结谁没给你点赞,不如把时间花在真实的生活上,毕竟,真正关心你的人,不会因为少点一个赞就消失;而那些匆匆路过的“点赞之交”,少了也不可惜。
(完)
最新留言