最近翻QQ空间,发现自己的某条说说莫名其妙被点了十个赞,本来觉得挺平常的,但仔细一想,好像很久没人给我点赞了,于是我开始琢磨,这十个赞到底是怎么来的?...
随手一发空间说说,意外收获五十赞!
最近刷空间的时候,突然发现一条两年前的说说被朋友挖坟点赞,点进去一看,那条内容平平无奇,就一张路边拍的歪脖子树,配文“今天走路没看路,撞树上了,树没事,我脑子嗡嗡的”,结果底下整整齐齐五十多个赞,还有一堆人排队回复“哈哈哈哈哈哈”。
这事儿让我突然意识到,有时候你以为的“无聊日常”,在别人眼里反而挺有意思,今天就想聊聊,怎么发空间说说才能悄悄攒到五十赞——不是硬凑,是让人真心想给你点一下。

别把“求赞”写在脸上
以前见过有人发:“集满五十赞,我姐就给我买奶茶!”结果底下全是“已赞,分我一口”“赞了,截图发我”的机械互动,这种靠“交易”换来的赞,刷屏完就忘了,还不如朋友随手给你昨天发的煎蛋糊了照片点的那个。
真正容易攒赞的说说,反而是那些你自己都没当回事的内容,比如我室友上周发:“在食堂打饭,阿姨手抖的毛病突然好了,给我堆了座肉山,现在端着盘子不敢动,怕被后面的人暗杀。”配图是饭盒里颤巍巍的肉堆,这条没任何求赞话术,但赞数直接破百——因为太有共鸣了,谁没在食堂经历过“阿姨手抖玄学”?
细节比宏大叙事更打动人
有人说:“我今天好开心啊!”底下可能零星几个赞,但如果换成:“发现超市薯片半价,抱着三包往家跑,结果摔了一跤,薯片全飞出去,保洁阿姨帮我捡的时候还憋着笑……”画面感一来,赞和评论自然就多了。
有次我发:“地铁上有个小孩一直盯着我手里的奶茶,我假装没看见,结果他突然对他妈喊:‘那个姐姐喝的是不是幽灵奶茶?怎么吸管自己浮在空中?’(那天我涂了透明指甲油)”这条的赞数是我认真写的读书笔记的三倍。
自嘲比炫耀更安全
炫耀新手机、新包包的内容,点赞的除了闺蜜就是微商,但如果你说:“手机掉厕所捞出来后,现在每次接电话都闻到一股若有若无的消毒水味”,反而会有一堆人带着“哈哈哈哈”来点赞,顺便分享自己的悲惨经历。
我们班有个男生发:“和女神表白,她说‘你是个好人’,我正感动,她补了一句‘但你喜欢钢铁侠,我们三观不合’。”这条说说被截图传遍全校,连老师都偷偷点了赞。
也会突然翻红
就像开头提到的那条撞树说说,其实刚发的时候只有七八个赞,结果半年后被人挖出来,评论区变成:“每次心情不好就来看这条”“现在路过那棵树还会笑出声”。
后来我总结出一个规律:带时间感的说说容易“复活”,三年前我说要减肥,刚发现当年定的目标体重,就是现在的体重+20斤”,或者“翻到2018年写的‘未来想养猫’,而现在的我在给主子铲屎”,这种对比自带幽默buff。
偶尔“不合时宜”也很妙
暴雨天发:“刚洗的车啊……”配图是雨中朦胧的车影;或者冬天晒冰淇淋:“零下5度吃这个,舌头粘勺子上了,在线等急救方案。”这种反季节操作特别容易引发围观。
我朋友更绝,半夜三点发:“饿到啃了一口橡皮,发现是香芋味的,现在纠结要不要再试一次。”第二天醒来手机炸了,有人回复:“建议试试草莓味修正液。”
最后说句大实话:强求五十赞的时候往往凑不齐,但当你纯粹想分享某个瞬间——比如拍下晚霞时飞机划过的一道线,或者吐槽快递小哥把你的包裹藏在消防栓后面——那些点赞会自己冒出来。
毕竟,谁不爱看真实的生活呢?哪怕它偶尔像个冷笑话。(如果集满五十赞能换奶茶,当我没说)
相关文章
最新留言