二十年职场老油条的生存哲学与碎碎念
今天翻日历,突然发现自己在公司已经混了整整二十年,没错,就是那种“工龄比公司前台小姑娘年龄还大”的老员工级别,朋友圈里发了个动态,配了张工牌照片,文案就写了句:“二十年了,还没被开除,感恩。”结果评论区炸出一堆老同事,有调侃的,有感慨的,还有问我是不是偷偷给老板下了蛊的。
想想也挺魔幻的,当年入职时还是个愣头青,现在已经是部门里“年纪最大但依然坚持用表情包斗图”的奇葩存在,这二十年,公司从三层小楼搬到了CBD高层,同事换了一茬又一茬,连办公软件都从纸质签到变成了刷脸打卡,唯一没变的,大概就是我抽屉里那包永远过期的速溶咖啡——每次清理都说要扔,结果总忘了。

关于坚持:
很多人问我怎么能在一家公司待这么久,是不是特别热爱工作?说实话,真没那么高尚,刚开始纯粹是因为懒——跳槽要面试、要适应新环境,想想就头疼,后来慢慢发现,待得久了反而有种“老树盘根”的舒适感:知道茶水间微波炉第几秒会爆火花,清楚哪个领导开会时最爱说“我简单讲两句”,甚至能精准预判每年团建必下雨的玄学规律,这种熟悉的节奏,像穿旧了的拖鞋,硌脚但莫名安心。
关于变化:
二十年里也不是完全躺平,从用传真机发合同到全员远程办公,从“加班光荣”到“准点下班理直气壮”,职场规则变了很多,最明显的感受是,现在年轻人根本不吃“画饼”那套,当年老板说“公司是家”,我们埋头干活;现在新人直接反问:“那能分我家产吗?”——时代果然在进步。
关于同事:
最舍不得的还是人,财务部的王姐退休前塞给我一罐自制辣酱,说“你这孩子总吃泡面”;带过的实习生现在成了合作方,开会时互相憋笑假装不熟;就连总爱抢功劳的老张,去年心肌梗死后突然开始每天在群里发养生文章,职场关系很微妙,嘴上抱怨着“同事只是同事”,可处久了,总会有些瞬间让你觉得:这群人,还挺好的。
关于自己:
二十年前担心自己不够优秀,二十年后担心自己不够健康,体检报告从“建议多运动”变成“重点关注项”,保温杯里枸杞越放越多,但看到新人犯低级错误时还是会暴躁——看来脾气没跟着年龄一起成熟,最近开始偷偷学年轻人用的缩写词,结果把“yyds”打成“yygq”闹了笑话,果然中年人的倔强不值钱。
发完朋友圈后,老板私聊我:“周五给你办个纪念仪式?”我秒回:“别搞,直接折现吧。”结果他发了个200块红包,备注:“二十年老员工特价版奖金。”行吧,至少证明公司系统还没把我录入“退休人员名单”。
最后想说,职场二十年没什么了不起的,不过是把“混日子”三个字写出了点岁月感,如果非要总结点什么,大概就是:上班而已,别太较真,但也别太不当真。(毕竟房贷还没还完呢)
(配图建议:工牌新旧对比照/办公桌一角/和同事的丑照合集)
相关文章
最新留言